碳排放“双控"控制的是碳排放总量和强度。碳排放总量是一定时期区域内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总量。目前常用的是生态环境部发布的核算方法,二氧化碳总量仅包括能源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即化石能源消费产生的排放和电力调入蕴含的排放),不包含非能源活动产生的二氧化碳(如钢铁行业产生的排放)。碳排放强度是指单位生产总值所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
我国碳排放总量控制暂未有明确目标。我国在“十二五"规划纲要中第1次提出碳排放强度的约束性指标,但目前并未提出碳排放总量的约束性指标。
碳排放考核对象的选择思路与能耗“双控"基本一致。例如,上海市碳排放考核的范围是综合排放温室气体达到1.3万吨二氧化碳当量及以上的重点排放单位,2020年重点排放单位总计820家。目前,上海并未实际考核碳排放总量,仅考核单位生产总值的二氧化碳下降率及排放量。
产品特性(SHHZHX-8200 MSAS卫星授时高压核相仪测试精准,稳定可靠)
1、基站在固定地点不间断地采集信号,并将此信号作为定相的基准相位信号,再通过网络服务器将此基准相位信号发送给手持机,令手持机每次定相都有一个统一的参考色标。
2、一套基站可以匹配多台手持机同时进行定相工作。
3、若当前无任何手持机处于定相工作状态,基站会自动进入休眠模式,以节约网络流量及费用。
4、基站可选择三种通信运营商(移动、联通、电信)的2G/3G/4G移动网络。
5、基站具备相角差校准功能,可将当前380V三相相位信号校准到不同电压等级,一般校准到10kV。
6、手持机和基站均可根据GPS信号强弱自动切换PPS模式和授时模式。
7、手持机在无移动网络信号时,可先将相位值数据储存,再到有网络信号的地方与基站完成数据交换,进而完成定相工作。
8、所有定相过程的数据交换均由系统自动完成,避免人工操作的失误。
9、手持机无操作1小时自动关机。
10、发射器和手持机均内置可充电锂电池,且电池可拆卸更换,手持机采用9V2A充电器,发射器采用5V1A充电器。
11、手持机具备语音播报功能,能语音提示测量结果和操作步骤;定相时能清晰播报A相或B相或C相。
12、发射器可在5V~220kV电压范围内工作,电压低于1KV时请将发射器充电孔接地,电压高于220kV时需配置更长的绝缘杆。
13、发射器接触高压线时内置蜂鸣器响,底部2个指示灯交替闪烁。
14、结果判断(同相、异相)采用*标准,相位差≥30°为异相,相位差<30°为同相。
技术参数(SHHZHX-8200 MSAS卫星授时高压核相仪测试精准,稳定可靠)
1、相位差准确度:误差≤5°。
2、频率准确度:±0.1Hz。
3、基站供电电源电压及频率:AC100V~420V,50Hz。
4、卫星PPS时钟误差:≤50ns。
5、发射器适用电压范围:5V~220kV。
6、发射器和手持机的大传输视距:约100米
7、手持机电池容量:2600mAh。
8、发射器电池容量:350mAh。
9、高压测量时泄漏电流:<10uA。
10、基站工作时功耗:<0.5W
11、发射器功耗:<0.1W
12、手持机功耗:<0.3W。
13、储存环境:-40℃- +55℃ 湿度≤95%RH。
14、重量:单台手持整机约5.5kg,基站整机约2kg。
15、手持机整机尺寸:长89cm*宽26cm*高11cm。
16、基站整机尺寸:长50cm*宽26cm*高11cm。
能耗“双控"和碳排放“双控"的主要区别在于核算时电力转换系数的取值不同。目前,部分地区能耗“双控"并没有考虑存量可再生能源的贡献。上海能耗“双控"考核中,本地可再生能源和外来清洁电均按上海本地火电厂平均发电煤耗折算成标准煤,导致电力转换系数较实际情况偏大。但在碳排放考核体系中,由于本地可再生能源、外来核电、水电不直接产生碳排放,按照目前的核算方法,转换系数更接近实际。
强化碳排放的“双控"可以更有效地解决部分企业的用电难题。能耗“双控"直接限制终端能源消费总量,部分高耗能企业面临限电风险,碳排放“双控"的核算方式使得“控碳"导向更为直接和清晰。在用能水平不变的情况下,按照上海市目前电网供电平均排放因子计算的电力转换系数,小于现行能耗考核中的电力转换系数。因此,碳排放考核模式可以释放以电能为终端能源的企业的生产力。
上海华住电气转载其他网站内容,出于传递更多信息而非盈利之目的,同时并不代表赞成其观点或证实其描述,内容仅供参考。版权归原作者所有,若有侵权,请联系我们删除。